《 小聲碎碎念......》
部落格又搬新家啦!希望這次穩定點!

目前分類:魚的 閱讀手記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在趕些什麼?我耗盡青春用盡全力,拼命追求身外之物,
結果我真的比別人有錢、有名嗎?
更重要的,我真的因此而快樂嗎?
遠方有廣闊的地平線,為何我還在原地搖過時的呼拉圈?




王文華/文 (轉載自聯合報)

紐約和巴黎,代表了我人生的兩個面向。

紐約是白天,巴黎是黑夜。紐約是前半生,巴黎是下半場。

三十五歲之前,我認定紐約是世上最棒的城市。我在加州念研究所,畢業後迫不及待地去紐約工作。一做五年,快樂似神仙。我愛紐約的原因跟很多人一樣:她是二十世紀以來世界文化的中心。豐富、方便。靠著地鐵和計程車,你可以穿越時間,前後各跑數百年。人類最新和最舊、最好和最壞的東西,紐約都看得見。所以在紐約時,我把握每分每秒去體會。白天,我在金融機構做事,一天十小時。晚上下了班,去NYU學電影,一坐四小時。在那二十多歲的年紀,忙碌是唯一有意義的生活方式。活著,就是要把自己榨乾,把自己居住的城市,內外翻轉過來。

這種想法並不是到紐約才有的。其實從小開始,台灣人就過著紐約生活。紐約生活,充滿新教徒的打拚精神和資本主義的求勝意志。相信人要藉著不斷努力,克服萬難、打敗競爭。活著的目的,是更大、更多、更富裕、更有名。權力與財富,是紐約人的兩個上帝。而能幫你走進天堂的鞋,就是事業、事業、事業。

在這種弱肉強食的生活方式,為了保持領先,每個人都在趕時間、搶資源。進了電梯,明明已經按了樓層的鈕,那燈也亮了,偏偏還要再按幾下,彷彿這樣就可以快一點。出了公司,明明已經下班了,卻還要不停講手機,搖控每一個環節。在紐約,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甚至趕盡殺絕。在紐約,沒有壞人,只有失敗者。


台灣,是不是也變成這樣?
每一件事,都變成工作。上班當然是工作,下班後的應酬也是工作。有人談戀愛是在工作,甚至到酒店喝酒、KTV狂歡,臉上都殺氣騰騰,準備拚個你死我活。

我曾熱烈擁抱這種生活,並著迷於這種因為燒烤成功而冒出的焦慮。這種焦慮讓我坐在椅子邊緣,以便迅速地跳起來閃躲明槍暗箭。這種警覺性讓我練就了酒量和膽量、抗壓性和厚臉皮。但也養成了偏執和倔強、優越感和勢利眼。在紐約時我深信:能在這裡活下來的,都是可敬的對手。黯然離開的,統統是輸家。人生任何事,絕對要堅持到底。半途而廢的,必定有隱疾。在這不睡的城市,每天我醒來,帶著人定勝天的活力,跟著法蘭克辛納屈唱〈紐約‧紐約〉:「如果你能在紐約成功,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成功!」是的,在紐約,現代的羅馬競技場,我要和別人,以及自己,比出高低。


這套想法,在我三十五歲以後,慢慢改變。

魚的旅行手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上班的公司經營不善,快要倒,你會有什麼打算 ?」
想都沒想,我說當然馬上開始找下一個工作。還開玩笑的問他公司裡還缺不缺人。

聽了我的回答,他意味深長的笑著看了我一會,
才開口說:「這半年來,我到處問人這個問題,我打算問滿一百個,
你是第八十六個,大家答案都大同小異。
從來沒有一個告訴我:『我會去告訴老闆,別擔心,我會用我的全部家當陪他拚到底。』」



< Photo by Fish / 版權所有,請尊重智慧財產 >

﹝轉載自網路不知名之文章﹞

雖然喝紅了臉,你的沮喪、不平與不安,全寫在臉上了。在公司上了這麼多年班,突然一早上進公司,總務就發個紙箱給你,還站在一旁盯著你收拾東西,連電腦也不許開,收拾好了就走人。事情過了個把月,你還是氣憤難消。

你說看到昨晚的電視新聞,上千名失業勞工聚在勞委會抗議,要求政府對於企業裁員與失業率升高,提出對策。你說你也真想去抗議。

說來也巧,昨天中午我公出時走延平北路,正好經過勞委會。也曾停下來瞭解了一下抗議的訴求。所以對於他們抗議的原由,我能理解。但當你說你也真想去抗議,我就有些話想對你說說。

 

你我曾在券商共事,長期研究過許多上市公司的營運,也讀過許多相同的資料,你應該還記得,許多統計資料都顯示,有七成以上的公司,開業之後撐不到三年。剩下的一半也會在後來的兩年中陸續結束,能夠持續經營超過十五年以上的公司,不到百分之三,十五年以上的,更是不到百分之一。

照這樣來算,如果我們都從二十五歲左右進入職場,六十五歲退休,四十年的時間裡,想要一直待在同一家公司,並不是一個很切實際的期待,對嗎 ? 比較實際的情況應該是,我們會經常因為公司前途無亮自行跳槽,也常會因為公司無法再經營下去而不得不離開,對嗎 ?

其實你們公司的情況,半年多前就有跡象了,老闆經營的方向不對,你也曾抱怨了半天。我還記得那時我們聊過,我問你怎麼不另謀高就,你說你試了,但是談來談去,發現薪資都沒有現職高。我講了一句很刺耳的話,你還記得嗎 ? 我說,別抱怨他了,雖然他是個不善經營的人,但至少他付給你的薪資,已經超過你的「市價」了。

其實當時我應該再提醒你,有這種現象,表示你應該趕快在自已身上多下點工夫了。你的競爭條件已經在衰退當中,繼續這樣下去,保不住工作只是遲早的事。我疏忽了,這點我向你抱歉。

 

魚的旅行手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城市的剪影,就像曼妙女人的背影一樣迷人,
城市的剪影,默默述說著關於她的精彩故事。

這張圖片是我修改網路圖片而成(不是我畫的喲),
把它們收藏進筆記本裡,希望能一個個造訪這些城市,然後繪下屬於自己的記憶。

伊斯坦堡,我來了!下一個去哪裡好?(~思考中)

魚的旅行手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圖文轉載自~藍白拖(7年級背包台客)http://www.wretch.cc/blog/fish720812 )

年節時光,親戚朋友不免俗的黏成一團,圍個桌,吃個飯,賭個博。
大家不搶著發紅包,只搶著抱怨,話是掏心掏肺的聊,有人嫌苦,有人嫌忙,有人嫌累。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人日子過的像電視古裝劇,明爭暗鬥,奸臣當道,天天活的高潮迭起,
真正開心的日子,屈指可數。說到底都是為了生活二個字。

有個小有名氣的畫家朋友,抱怨自己只會畫畫,什麼都不會;
也有個小有成就的作家朋友,抱怨自己只會寫字,什麼都不會;
又有個美國名校畢業的工程師表哥,抱怨自己只會研發,什麼都不會。

他們的無奈話語之中,藏著許多智慧,
教會我先把一件喜歡事做好,再談抱怨。


如果可以畫到一幅畫值數百萬,寫到字如千金,研發技術領先世界,
寧願只會一件事,什麼都不會。
他們之所以成功,靠的不是抱怨,而是抱負。
 
在職場,我經常抱怨公司體制與文化,遇到志同道合的抱怨同事,更會加重批評公司,
以為自己什麼都懂什麼都會,離職後,什麼都沒帶走,只帶走抱怨......
 

魚的旅行手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照片是我再義大利拍攝的街頭塗鴉)

演講者許常德跟提問者的激烈交鋒!很火爆!讓人拍案叫絕。
http://163.32.124.24/soft.asp?id=17825

呵呵~好精彩!這場演講最精彩的是~最後的十分鐘

「你問我有沒有很討厭自己?」
「沒有(~堅定)!反正討厭我的我都記不住,不行喔!」

 

「你問我有一搭沒一搭?那是個人見解啦!」
「最重要的是我讓你留到現在(演講共兩個小時),就是我的厲害啦!」

 

**********************************************************************************************
【魚的碎碎念】
演講者的言行也許很多人不認同,而我也不予置評他對婚姻與感情的看法,
我欣賞他的自信,也許我們對自己的想法都缺少那麼一些些勇敢

沒空出門去聽演講,那在家裡有空時,看看線上演講長長知識,也是很讚的喲!

魚的旅行手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文 :王傑) 
我在2003年年底回到台灣時,由於可笑的自視甚高,
在回國前即便是不知道自己能找到甚麼稱頭的工作,但是我還記得當我自顧自的收拾著行李時,
心裡一直嘀咕著:我回台灣後,一定不要再去開畫室。因為我覺得回台灣之後,本人必被重用。
 
由於我並沒有一張像樣的證書,也沒有任何一條漂亮的關係,可以讓我安穩的直接走進任何一間辦公室,
坐在任何一張體面的辦公桌後面,受到屬下或是後輩的愛戴景仰,並且領取還不錯的薪水,
等待在我面前的只是一片最真實的荒蕪。
我在看清楚事實的真相以及帶著回頭是岸的體悟,我知道我最後要至少能夠養活我以及我的兒子,
我向母親借了五萬元,在基隆開了一間畫室,過著簞食瓢飲的生活

我想,我將永遠再也沒辦法買得起機票回西班牙去逛逛了,
再會了我在西班牙的朋友們 A díos mis amigos ,我心裡發痛的對自己說著。

////一間新的畫室////
一間新的畫室實在是沒有任何吸引任何學生或是家長的潛力,於是我等於只是開了一間近乎於隱形的小畫室,
閒暇之餘(其實每天都算是閒暇之餘)我花了不少時間去畫這個城市,以西班牙文註解,書寫我所見我所感,
期盼著有一天,我那幾位西班牙的好朋友們可以看到我回來之後,生活在如何的一個城市之中,
或者我其實可以說,我是畫給我自己的,畫給那個遺留在遠方,我將越來越看不清樣貌的自己。
 
畫室的狀況不去想它對我來說是好的,因為想起來就讓人(我以及我的家人)傷心,
我曾經想過我是不是最後需要換跑道,餐飲業或是地下金融運輸….等等,
三十好幾才開始進入社會已經讓我沒有任何後悔的時間,我只能硬著頭皮撐著向前,
一方面藉由在街頭畫些老房子來告訴我自己我還在,畢竟我在這些老舊城市風景中看到了一絲我能作的,
而持續動筆讓我感到自己還真的活著,那是一種淡然的快樂,
學生漸漸多了一點,但我的生活仍然因著繪畫而多彩的窘迫著,
一直到有一天,一個曾在西班牙留學的舊識來電,邀我去A校兼任講師,
去嗎?當然去!我想我的孤芳將不再自賞了!

魚的旅行手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路邊看到的另一種"台灣奇蹟"
看到這個,還會想吃嗎?我只想到"魔爪".....不想吃了....。

這張嚇人的照片在大甲鎮瀾宮附近拍攝的(作家李清志攝)。
聽說在台中的豐原市也看得到。

**************************************************************************************
【魚的碎碎念】
好可怕~它還帶指甲哩!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點子。
本人想減肥,麻煩此人多想些點子出來,台灣從此沒胖子。

魚的旅行手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任何成功追求夢想的人,是在「一念之間」成功的。
我們只算計到他成功後可以得到多少麵包,卻粗心地忽略了他們滴下的汗水。



〈攝影/ Fish 趙于萱,攝於義大利威尼斯。版權所有〉

《夢想與麵包衝突的時候》
「有夢就追」一時間已經成為很多人口中的話語,漫天的文章裡有它,各種辭職休學去旅行也彰顯著它,就像是一場沉睡之後的蓬勃甦醒。追逐夢想本是一件美妙的事,然而,當兩者產生衝突,你怎樣去做夢想與麵包之間的抉擇?

「吳小姐,不是我無理取鬧,但我的不幸,唉~都算是你造成的。」 演講會後,有一位少婦模樣的女子走過來,對我這麼說。

一時之間,我有些恍惚……不會吧!我跟她的不幸有什麼關係呢?怔忡了幾秒鐘之後,我開始懷疑眼前這個模樣端莊的少婦精神上有問題。但是,除了眉宇之間的淡淡愁容之外,怎麼看她的眼神都與常人無異。

「你的不幸與我有什麼關係呢?」我決定問到底。

「是這樣的,我先生是你的讀者,他……本來是上班族,忽然有一天,他辭了職,說他要追求自己的夢想,要跟你一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追求自己的人生。」

「結果呢?」

「到現在為止,他已經失業兩年了,本來還積極開發自己的興趣,會去上攝影、素描課程等,後來也沒看他上出什麼心得、培養出什麼專長來,也看不出他的夢想到底在哪裡。現在,我只看見他每天上網和網友聊天,約喝下午茶,唱KTV,動不動混到三更半夜……家裡的經濟只靠我支撐。我也是個明理的人,一說他,又怕傷了他大男人的自尊心,或者成為阻礙他夢想的殺手。我想他這樣下去,只能跟社會與家人之間脫節得愈來愈嚴重,我該怎麼辦?」說完,她又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她的困境還真棘手,在她歎氣的那一刹那間,沉重的罪惡感壓在我身上。我想,我不是完全沒錯。

我常在簽名時寫上「有夢就追」四個字。對我來說,有夢就追,及時地追,是我的生活態度。我總希望,在人生有限的時光中,我們的缺憾可以少一點,成就感和幸福感都可以多一點。錯只錯在我對「有夢就追」這幾個字,解釋得不夠多。「有夢就追」在實行上有它的複雜性,特別是在夢想與麵包衝突的時候。

魚的旅行手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二天,去上班之前,她快上車了,突然,她站在臺階下轉過身來,
一字一句地告訴我:「安,要記得你心裡的夢想!」


文 / 李安
 
1978年,當我準備報考美國伊利諾大學的戲劇電影系時,父親十分反感,
他給我列了一個資料:在美國百老匯,每年只有兩百個角色,但卻有五萬人要一起爭奪這少得可憐的角色。
當時我一意孤行,決意登上了去美國的班機,父親和我的關係從此惡化,近二十年間和我說的話不超過一百句!
 
但是,等我幾年後從電影學院畢業,我終於明白了父親的苦心所在。
在美國電影界,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華人要想混出名堂來,談何容易。
從1983年起,我經過了六年的漫長而無望的等待,大多數時候都是幫劇組看看器材、做點剪輯助理、劇務之類的雜事。
最痛苦的經歷是,曾經拿著一個劇本,兩個星期跑了三十多家公司,一次次面對別人的白眼和拒絕。
 
那時候,我已經將近三十歲了。古人說:三十而立。而我連自己的生活都還沒法自立,怎麼辦?繼續等待,
還是就此放棄心中的電影夢?幸好。我的妻子給了我最及時的鼓勵。
 
妻子是我的大學同學,但她是學生物學的,畢⋯⋯業後在當地一家小研究室做藥物研究員,薪水少得可憐。
那時候我們已經有了大兒子李涵,為了緩解內心的愧疚,
我每天除了在家裡讀書、看電影、寫劇本外,還包攬了所有家務,負責買菜做飯帶孩子,將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
還記得那時候,每天傍晚做完晚飯後,我就和兒子坐在門口,一邊講故事給他聽,
一邊等待"英勇的獵人媽媽帶著獵物 (生活費) 回家"。
 
這樣的生活對一個男人來說,是很傷自尊心的。有段時間,岳父母讓妻子給我一筆錢,讓我拿去開個中餐館,
也好養家糊口,但好強的妻子拒絕了,把錢還給了老人家。我知道了這件事後,輾轉反側想了好幾個晚上,
終於下定決心:也許這輩子電影夢都離我太遠了,還是面對現實吧。
 
後來,我去了社區大學,看了半天,最後心酸地報了一門電腦課。在那個生活壓倒一切的年代裡,
似乎只有電腦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讓我有一技之長了。那幾天我一直萎靡不振,妻子很快就發現了我的反常,
細心的她發現了我包裡的課程表。那晚,她一宿沒和我說話。
 
第二天,去上班之前,她快上車了,突然,她站在臺階下轉過身來,
一字一句地告訴我:「安,要記得你心裡的夢想!」
 

魚的旅行手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Photo by Fish / 版權所有,請尊重智慧財產 >

《台中知名獨立書店老闆:書店倒了有什麼不好》
         (下文刊載於2013-02-18 商業週刊/ 撰文:尤子彥)

回家鄉故里,那一條路是妳/你最想來回走踏的?或者,最不堪行經的,那怕只是匆匆?

後者,對我來說,是台中市的中正路。
據說日治時期,台中市區的都市規劃,是以京都為範本,柳川、綠川貫串的棋盤格街廓,中正路為其中軸,起點便是建築風格同東京火車站、台北總統府的台中火車站。以蔣介石主席為命的中正路,顯其居帝王級交通要津;然而,晚近胡志強市長更為「臺灣大道」,卻愈益突出繁華之盡落。

我最不忍見的,便是行經中正路與市府路口「中央書局」舊址,眼看它從書店變婚紗店,又成為現下的安全帽雨衣專賣店,心頭就一陣絞痛......這家書店,不但是日據時代,全台供應中文書最有名的地方;更有當年國中生的我,流連邂逅胡適《四十自述》、林語堂《生活的藝術》,在溫潤石材打造的大樓梯扶手旁櫃台,買中興堂音樂會門票的青春回憶...

消失的豈止「中央書局」一家書店。過去二、三十年,全台蒸發的書店成百上千,屬於書店世代的我這一輩,心上常給自己這樣問:「如果有一天書店消失了,會怎麼樣?」

「不會怎麼樣啊,該消失就會消失的...」這一問回答得乾脆的,是台中中興大學門口的獨立書店經營者--「闊葉林書店」老闆廖仁平。

還好,中部讀書圈人稱「最窮的闊老闆」,給了一記棒喝,把我從靡靡鄉愁打醒。在有如閣樓木屋般陳設的這家書店裡,他一席入世而獨立的談話,更讓我驚覺自己鑽進死讀書胡同,渾然不自知久矣。

首先,闊老闆不但不怨嘆書店產業凋零,更大大讚揚網路書店一番。

「我是一個從雲林上來的孩子,我總認為,今天訂明天取的博客來網路書店,對一個住在雲林鄉下孩子帶來的幫助,絕對比一家實體書店還要大上許多」他說:「以我自己來說,要找上一本書,若向發行盤商訂貨,得同時採購其他的書,湊滿三千元金額,對方才願意跑一趟把書送過來。所以,我最快的方式,當然是上博客來買」

「既然實體書店沒有效率,網路書店有什麼不好呢?」闊老闆反問我。

「這......,但畢竟閱讀還是很重要阿,像我,不只跟女兒講床邊故事,還去她托兒所講,希望更多孩子也喜歡閱讀」我說:「如果有一天街頭的書店都倒光了,孩子們對於閱讀這件事恐怕...

沒打算讓我把話說完,闊老闆又來一記悶拳。

魚的旅行手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Photo by Fish / 版權所有,請尊重智慧財產 > 

《活得像個人,才能看見美》 ----- 蔣勳

幾年來,幾乎所有的竹科企業我都去過了,和企業的人有所接觸後,我才知道我過去有「知識偏執」的狀況,但我並沒有真正認識30歲上下的職場工作人員。

竹科有一家上市公司的員工平均年齡是31.8歲,他們都是最優秀大學畢業的菁英。在開始工作的前10年,是人生很重要的階段,但他們卻通常是11點以後才下班。要戀愛,可能沒有時間戀愛;要買房子,就用世俗的固定模式買房子,找一個大家認為有名的設計師;要結婚,但用很草率的方式結婚。我知道很多工程師經由輔導去娶烏克蘭新娘,他們可能連戀愛的時間、耐心都沒有。

真正的美,作假不得

我原來希望的藝術是能恢復人的品味和人的感覺,但他們接觸了這些東西卻沒有感覺,像有些企業會固定舉辦一些音樂會,但他們卻沒有辦法進入那個世界。所以我現在希望向大家說的是「人的原點」,當我們失去了人的原點,談所有的美都是假的。

我有一個朋友,住在信義路上億元的豪宅,找了日本最有名的設計師來裝潢,但有一次我去他家,發現他住了2年,可是廚房裡所有進口廚具的膠膜都沒撕掉。

他的房子只是一個showroom。可是家不是showroom,家是讓你可以放鬆自在、活得像人的地方,家是因為住在裡面的人有自己的渴望、自己的感覺,才會有自己的風格。如果主人對這個家沒有意見、對自己的生活沒有看法,只想告訴別人買的是義大利最貴的床,那只是作假給別人看。你可以在家裡放很多明式家具,很美;你喜歡家裡很空,也很美,但這裡面的難度是你到底要什麼,如果你不知道,你找再有名的建築師設計都是假的,你怎麼樣回來做自己,才是最難的功課


我自己是住在淡水河邊,當時會在那裡買房子,是因為覺得淡水河口好漂亮,但是我房子的建商卻不知道善用那裡的美景,窗戶建得很小,我在房間裡就覺得好難過。

所以我找了一個學建築的學生,他幫我開了12個窗,而且全部是往外推的推窗,比拉窗更有靠近河邊的感覺,還架出一個小陽台,所以我可以坐在小欄杆上看河,和淡水河只有2公尺的距離。我也不喜歡隔間,所以設計師幫我用高度界定出3個不同的區域。我家最高的地方是客廳,朋友來的時候坐在最高的地方喝茶;次高的地方是書房,我在那邊看書;再次高的地方是我的餐廳。我覺得這是我的房子、我的家,我是主人,我知道我要什麼。

在穿著上,我喜歡純棉、純麻,因為我覺得它們很溫暖,材料本身有觸覺上的記憶,在排汗、吸汗的過程也非常舒服。加上我喜歡爬山、喜歡躺在草地上、喜歡在海灘捲起褲腳踩水,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所以我就有我服裝的特徵,名牌就不適合我,因為我喜歡自在。

魚的旅行手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紀越長,職位越高。責任越重,團隊越大,但心情越寂寞,身影越孤獨。
面對重大的抉擇時,身旁真正能給你意見的人越來越少,大多數人仰望你的聖裁決斷,
可是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就像那個摸象的瞎子,心中沒有一點把握,
只有手足無措的慌亂,但外表仍然要表現出鎮定優雅、態度從容......


< Photo by Fish / 版權所有,請尊重智慧財產 >

< 文摘自:何飛鵬,商業周刊1237期2011.08 >

我一輩子都處在「手足無措的抉擇」中。

小學一年級,七歲時,媽媽給我幾十元,要我去雜貨店,買米買菜,站在菜攤前,發覺沒有一樣菜我認識,因為和餐桌上的長相都不一樣,但我還是要完成媽媽交付的任務,我嘗試與菜販溝通,分辨價位高低,然後下一個毫無把握的決定,買一些菜回家。第一、二次曾鬧了一些笑話,但之後我也就會買菜了。

父親早逝,媽媽為生活忙碌,沒空給我意見,讓我從小就要承擔各式各樣的抉擇,念書、工作、交友、結婚,一切我自己做決定,儘管每一次決定的當下,我都驚惶失措,毫無把握,但我永遠在「手足無措中抉擇」,我也習慣一個人承擔抉擇的後果,對錯都由我自己決定。

只不過這種「手足無措的抉擇」,逐漸從年輕時的應付裕如,到現在的慌亂、害怕、無所適從,因為我的抉擇,從為我自己、為我的家庭,到為我的公司,到為股東、為員工。我不只為我自己做決定,還要為其他許多人做決定,我不只要為我自己承擔後果,也要替許多其他人承擔後果。這時候,「手足無措的抉擇」,如果有錯,那會是許多人共同的災難。因此,我無法像年輕時瀟灑自在,在探索與好奇中享受每一次抉擇的未知的樂趣。

我嘗試把「手足無措的抉擇」,變成深思熟慮的抉擇,我無法說服我自己,我是在未知中做決定,因為那像是不負責任的作為,我必須把「無知」、「不懂」、「訊息不足」全部趕走,我也必須要找到原理、原則、邏輯思考,這樣我才能深思熟慮,也才能下一個讓我自己覺得負責任的決定。

問題是,就算我努力深思熟慮,但也常覺得聰明才智不夠用,還是常出現無法判斷的手足無措。我也嘗試讓集思廣益發揮作用,我擁龐大的營運團隊,為什麼不讓核心團隊大家共同決定呢?找來相關的決策主管開會,把「手足無措」與大家一起分享,看看能不能從討論中得到深思熟慮的答案,看看眾人的智慧會不會解答我的疑惑。

只不過討論是一件事,分析也不困難,但是要大家共同下一個結論,除非我是用投票決定,否則通常主管們還是會把「決定」留給我。
這是為什麼會感受到團隊越大,但心靈越寂寞、身影越孤獨的原因。在歧路亡羊的十字路口,是不可能出現深思熟慮的共識最後還是要仰賴最高決策者的聖裁決斷,不論我的內心是「我心如秤」,還是「手足無措」,決策者的責任無可逃避。

【魚的碎碎念】*******************************************************************
做決定的人,是需要勇氣的。但是這是"經營者"或是"身為主管"無可逃避的責任,也是格局與氣度。
很多人會把這樣的責任感解讀為"自我",但其實並不正確。在工作上因為職位不同、立場不同,很多事情是不能用投票來決定的,所以此時請尊重上位者的決策,因為當他做了決定之後,需要承擔的,比你想像的多很多。

魚的旅行手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