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越長,職位越高。責任越重,團隊越大,但心情越寂寞,身影越孤獨。
面對重大的抉擇時,身旁真正能給你意見的人越來越少,大多數人仰望你的聖裁決斷,
可是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就像那個摸象的瞎子,心中沒有一點把握,
只有手足無措的慌亂,但外表仍然要表現出鎮定優雅、態度從容......


< Photo by Fish / 版權所有,請尊重智慧財產 >

< 文摘自:何飛鵬,商業周刊1237期2011.08 >

我一輩子都處在「手足無措的抉擇」中。

小學一年級,七歲時,媽媽給我幾十元,要我去雜貨店,買米買菜,站在菜攤前,發覺沒有一樣菜我認識,因為和餐桌上的長相都不一樣,但我還是要完成媽媽交付的任務,我嘗試與菜販溝通,分辨價位高低,然後下一個毫無把握的決定,買一些菜回家。第一、二次曾鬧了一些笑話,但之後我也就會買菜了。

父親早逝,媽媽為生活忙碌,沒空給我意見,讓我從小就要承擔各式各樣的抉擇,念書、工作、交友、結婚,一切我自己做決定,儘管每一次決定的當下,我都驚惶失措,毫無把握,但我永遠在「手足無措中抉擇」,我也習慣一個人承擔抉擇的後果,對錯都由我自己決定。

只不過這種「手足無措的抉擇」,逐漸從年輕時的應付裕如,到現在的慌亂、害怕、無所適從,因為我的抉擇,從為我自己、為我的家庭,到為我的公司,到為股東、為員工。我不只為我自己做決定,還要為其他許多人做決定,我不只要為我自己承擔後果,也要替許多其他人承擔後果。這時候,「手足無措的抉擇」,如果有錯,那會是許多人共同的災難。因此,我無法像年輕時瀟灑自在,在探索與好奇中享受每一次抉擇的未知的樂趣。

我嘗試把「手足無措的抉擇」,變成深思熟慮的抉擇,我無法說服我自己,我是在未知中做決定,因為那像是不負責任的作為,我必須把「無知」、「不懂」、「訊息不足」全部趕走,我也必須要找到原理、原則、邏輯思考,這樣我才能深思熟慮,也才能下一個讓我自己覺得負責任的決定。

問題是,就算我努力深思熟慮,但也常覺得聰明才智不夠用,還是常出現無法判斷的手足無措。我也嘗試讓集思廣益發揮作用,我擁龐大的營運團隊,為什麼不讓核心團隊大家共同決定呢?找來相關的決策主管開會,把「手足無措」與大家一起分享,看看能不能從討論中得到深思熟慮的答案,看看眾人的智慧會不會解答我的疑惑。

只不過討論是一件事,分析也不困難,但是要大家共同下一個結論,除非我是用投票決定,否則通常主管們還是會把「決定」留給我。
這是為什麼會感受到團隊越大,但心靈越寂寞、身影越孤獨的原因。在歧路亡羊的十字路口,是不可能出現深思熟慮的共識最後還是要仰賴最高決策者的聖裁決斷,不論我的內心是「我心如秤」,還是「手足無措」,決策者的責任無可逃避。

【魚的碎碎念】*******************************************************************
做決定的人,是需要勇氣的。但是這是"經營者"或是"身為主管"無可逃避的責任,也是格局與氣度。
很多人會把這樣的責任感解讀為"自我",但其實並不正確。在工作上因為職位不同、立場不同,很多事情是不能用投票來決定的,所以此時請尊重上位者的決策,因為當他做了決定之後,需要承擔的,比你想像的多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魚的旅行手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